集装箱检查1分钟搞定(图)

 69日下午,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一片繁忙的景象。刚刚卸船的一个集装箱被港口作业拖车拖运到FS6000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以每小时不到30公里的速度通过机器进行X光检查,全程用时不到一分钟。而在此前,海关人员如果对集装箱进行开箱检查,用时可能需要三小时。
  这就是广州海关在全国创设的快速验放机制,大大提高了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而这仅仅是该关充分把握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机遇,迈开步子勇于创新的一个缩影。
  自贸区落地南沙一月有余,广州海关推出的各项创新政策推进得如何?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南沙海关,探寻“自贸区速度”的奥秘。
  创新“快速验放”提升通关速度
  通过梳理南沙海关创新业务可以发现,“便利化”是其关键词。据南沙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配备FS6000H986等高科技查验设备,FS6000最快每小时检查200个集装箱,而且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候检查。
  提升的不仅是设备的先进性,还有管理系统,以及坚持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南沙海关利用海港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监管查验流程,实现进口“提前申报、船边分流验放”,出口“提前申报、卡口分流验放”,对需要查验的货物优先实施快速机检,绝大部分不需查验的提前申报货物实行即卸即放、直通放行,使通关作业各个环节由“串联”变为“并联”同步运作。
  与传统货物“到港—理货—申报—验放”的串联作业不同,新机制通过提前申报、数据对接等手段实现顺势监管。“简单而言,货物到港时即根据是否查验进行分流,无需查验的直接放行,需要查验优先实施快速机检验放,实现‘提前申报—到港分流—验放’的实体物流与海关通关并联作业,减少货物等待验放时间,避免了重复运输、重复调度移箱,有效地降低了港口物流成本。”海关有关负责人说道。据了解,推行新模式后通过港区的进出口货物物流运转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为一天以内。
  此外,海关还坚持“互联网+”的理念和手段,积极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自贸区环境高地。
  43日,南沙海关实现与南沙新区片区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将与工商、税务等几十家部门单位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同时,借助南沙自贸试验区网站的“中国海关模块”,企业可通过互联网便捷地办理注册登记、报关人员备案等业务。南沙海关还派员进驻南沙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对有关业务申请实行“一口受理”,并梳理、优化各项内部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使审批速度提高50%
  “以往企业注册业务受区域限制,南沙地区企业只能在南沙海关办理注册,不能跨区域办理。推行‘全城通办’后,市民在广州海关驻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也可以办理南沙企业的注册登记业务,避免了往返广州市区—南沙之苦,极大便利了群众。”海关有关负责人说。
  国际转运接驳可缩短至3小时
  海关主动对接船运企业提出的国际转运货物卸船后需要在两三个小时内装运出境的需求,在监管流程优化测试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南沙新港码头作业数据实时交换,取消纸本申报和人工审核作业手续,国际转运货物可通过无纸化申报,通关数据自动转换、对碰,系统自动审核、放行、核销,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动通关。
  “通过科技创新和流程再造,港口运作效率、自动化水平将大幅提升,转运货物转驳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为35小时。”上述负责人介绍,实际运行中,集装箱卸船到向海关发送理货报告的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以上大幅减少到5分钟左右,可实现国际转运货物的船对船作业。
  这意味着,国际转运货物监管新模式将为广州构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增加极大的吸引力。随着通关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提升,愿意到南沙停靠的国际航线将会越来越多,港口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上述负责人表示。
  建“无水港”区域通关一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海关积极支持广州港集团以南沙海港作为母港,在周边腹地建立“无水港”。
  据介绍,“无水港”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物流中心,具有“一站式”订舱、报关、报检、签发提单、换单、堆存、提箱还箱等港口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南沙港的枢纽作用,更好地将自贸试验区的功能优势辐射拓展到广东其他地区和临近地区。
  以往云浮、清远等离海港较远地区的企业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需要办理转关手续,采用无水港模式后,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区域通关作业模式,等于把一线海港“搬到”了内陆,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打通南沙海港集疏运通道,有力支持南沙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据了解,海关总署20139月批复同意广州成为全国第6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后,广州海关就已成功试点“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零售出口”等3种业务模式,目前主要试点业务集中在机场和南沙两个大的口岸,参与试点的企业已达334家。
  从试点开始以来,广州海关先后采取了“足不出户、网上申请”、“一点备案,全关通用”、“税收担保、汇总纳税”等多项措施,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跨境电商“广州模式”。
  而随着广州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蓬勃发展,广州海关呼应企业及广大消费者需求,通过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配送车辆制发进出区卡实现7×24小时运作。下一步,将对跨境通关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跨境通关系统与园区卡口系统的联动。
  同时,海关还支持企业开设进口商品体验店。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的保税商品,作为电商商品经海关验放后配送到体验店的,可适用征收行邮税。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陈思勤

集装箱检查1分钟搞定(图)

 69日下午,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一片繁忙的景象。刚刚卸船的一个集装箱被港口作业拖车拖运到FS6000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以每小时不到30公里的速度通过机器进行X光检查,全程用时不到一分钟。而在此前,海关人员如果对集装箱进行开箱检查,用时可能需要三小时。
  这就是广州海关在全国创设的快速验放机制,大大提高了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而这仅仅是该关充分把握自贸区南沙片区建设机遇,迈开步子勇于创新的一个缩影。
  自贸区落地南沙一月有余,广州海关推出的各项创新政策推进得如何?又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南方日报记者走进南沙海关,探寻“自贸区速度”的奥秘。
  创新“快速验放”提升通关速度
  通过梳理南沙海关创新业务可以发现,“便利化”是其关键词。据南沙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配备FS6000H986等高科技查验设备,FS6000最快每小时检查200个集装箱,而且可以做到24小时全天候检查。
  提升的不仅是设备的先进性,还有管理系统,以及坚持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南沙海关利用海港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再造监管查验流程,实现进口“提前申报、船边分流验放”,出口“提前申报、卡口分流验放”,对需要查验的货物优先实施快速机检,绝大部分不需查验的提前申报货物实行即卸即放、直通放行,使通关作业各个环节由“串联”变为“并联”同步运作。
  与传统货物“到港—理货—申报—验放”的串联作业不同,新机制通过提前申报、数据对接等手段实现顺势监管。“简单而言,货物到港时即根据是否查验进行分流,无需查验的直接放行,需要查验优先实施快速机检验放,实现‘提前申报—到港分流—验放’的实体物流与海关通关并联作业,减少货物等待验放时间,避免了重复运输、重复调度移箱,有效地降低了港口物流成本。”海关有关负责人说道。据了解,推行新模式后通过港区的进出口货物物流运转时间由原来的23天缩短为一天以内。
  此外,海关还坚持“互联网+”的理念和手段,积极推进简政放权,营造自贸区环境高地。
  43日,南沙海关实现与南沙新区片区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将与工商、税务等几十家部门单位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同时,借助南沙自贸试验区网站的“中国海关模块”,企业可通过互联网便捷地办理注册登记、报关人员备案等业务。南沙海关还派员进驻南沙政务服务中心,探索对有关业务申请实行“一口受理”,并梳理、优化各项内部审批事项办理时限,使审批速度提高50%
  “以往企业注册业务受区域限制,南沙地区企业只能在南沙海关办理注册,不能跨区域办理。推行‘全城通办’后,市民在广州海关驻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也可以办理南沙企业的注册登记业务,避免了往返广州市区—南沙之苦,极大便利了群众。”海关有关负责人说。
  国际转运接驳可缩短至3小时
  海关主动对接船运企业提出的国际转运货物卸船后需要在两三个小时内装运出境的需求,在监管流程优化测试基础上,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与南沙新港码头作业数据实时交换,取消纸本申报和人工审核作业手续,国际转运货物可通过无纸化申报,通关数据自动转换、对碰,系统自动审核、放行、核销,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动通关。
  “通过科技创新和流程再造,港口运作效率、自动化水平将大幅提升,转运货物转驳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为35小时。”上述负责人介绍,实际运行中,集装箱卸船到向海关发送理货报告的时间从原来的6小时以上大幅减少到5分钟左右,可实现国际转运货物的船对船作业。
  这意味着,国际转运货物监管新模式将为广州构建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增加极大的吸引力。随着通关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提升,愿意到南沙停靠的国际航线将会越来越多,港口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上述负责人表示。
  建“无水港”区域通关一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海关积极支持广州港集团以南沙海港作为母港,在周边腹地建立“无水港”。
  据介绍,“无水港”是在内陆地区建立的物流中心,具有“一站式”订舱、报关、报检、签发提单、换单、堆存、提箱还箱等港口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南沙港的枢纽作用,更好地将自贸试验区的功能优势辐射拓展到广东其他地区和临近地区。
  以往云浮、清远等离海港较远地区的企业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需要办理转关手续,采用无水港模式后,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区域通关作业模式,等于把一线海港“搬到”了内陆,拓展港口经济腹地,打通南沙海港集疏运通道,有力支持南沙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据了解,海关总署20139月批复同意广州成为全国第6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后,广州海关就已成功试点“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零售出口”等3种业务模式,目前主要试点业务集中在机场和南沙两个大的口岸,参与试点的企业已达334家。
  从试点开始以来,广州海关先后采取了“足不出户、网上申请”、“一点备案,全关通用”、“税收担保、汇总纳税”等多项措施,打造了具有吸引力的跨境电商“广州模式”。
  而随着广州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蓬勃发展,广州海关呼应企业及广大消费者需求,通过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配送车辆制发进出区卡实现7×24小时运作。下一步,将对跨境通关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跨境通关系统与园区卡口系统的联动。
  同时,海关还支持企业开设进口商品体验店。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的保税商品,作为电商商品经海关验放后配送到体验店的,可适用征收行邮税。
  南方日报记者 郜小平 陈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