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 | 同方威视:“安检+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2025-05-06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本年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目前,全球安检行业朝着“检测精准化、设备智能化、设计人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安检防爆深度融合,已成为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行业需求从“看得见”“看得清”向“看得懂”进阶延伸,“安检+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同方威视将人工智能、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安检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客户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 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围绕核心产品在全球拥有授权专利4100余件,其中国内发明授权专利约2000件,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专利2100多件。在“安检+人工智能”领域,已在全球布局近百件发明专利,涵盖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6月,为了响应中国海关“加快推动海关智能审图、用机器代替人”的指示精神,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海关总署共同组成联合攻关组,开展海关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实用化“双百日”联合攻关,专门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2019年,实现了机检设备智能审图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和实用化应用成效的双突破。中国海关在全世界率先使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审图技术,保证了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智能审图在准入安全和主要查验商品品种的识别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协助海关关员迅速提升口岸监管的把关能力。 2021年,同方威视 WEKNOW产品专利布局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首批10件优秀案例。同方威视围绕“人工智能+安检”的创新范式,基于 WEKNOW 产品的研发历程,同步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保护工作,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挖掘和培育、海内外布局、知识产权维护等,在智慧安检领域,形成具有同方威视特色的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典型案例向人工智能行业推广。 2022年,同方威视凭借AI智能解决方案入选美国权威科技信息评论杂志APAC CIO Review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十大供应商”。该解决方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专业算法,可自动对机检图像进行快速分析,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精确、有效地检测出爆炸物、毒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及各类违禁品,并能助力客户监控系统性能、预测故障,获得系统维护建议并有效减少设备宕机时间。 2024年10月22日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安防之夜”颁证典礼上进行了“AI+安防”标杆案例现场颁奖,同方威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检业务的融合与应用成功入选。该解决方案已在深圳地铁2号线、8号线、10号线和6号线支线、16号线等相继落地。 2024年11月,同方威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一揽子解决方案NucMind 1.0在世界海关组织主办的技术大会上首发。该系统具备税号分类、知识问答、风险分析、夹藏检测、商品信息推荐、禁限品检测、图像生成、多模态检索、图像描述、报关单比对等功能,可进行交互式对话。该解决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威胁目标识别、报关风险研判、商品归类分析、企业风险画像等,助力海关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化。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脉搏,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安检技术的融合创新。在守护全球安全防线的征程中,同方威视将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完善知识产权布局,用智慧与担当书写安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闻”出违禁品,同方威视气味嗅探仪首次实现批量销售
2021-11-03
近日,同方威视中标北京海关动植物气味嗅探仪采购项目,实现了该产品首次批量销售。 气味嗅探仪立足于解决口岸一线实际业务工作,是一款基于集束色谱技术(MCC)和离子迁移技术(IMS)的违禁品探测仪,通过吸气或擦拭采集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微小固体颗粒物实现对海关入境旅客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非侵入、非干扰式”快速查验,准确探测出限制入境的水果、肉类、鱼类、花卉、种苗等、活体小动物和昆虫等动植物及相关产品。 同方威视自主研发的气味嗅探仪兼具快检、精检双模式,拥有查验灵敏度高(ppb量级)、分辨率高、精准度高以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还可应用于各行业爆炸物检测、集装箱熏蒸剂检测、化学战剂及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汽车飞机漏油查验以及消防勘验等。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同方威视气味嗅探仪在中国海关投入使用将进一步丰富入境动植物检疫查验手段,助力海关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查系统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2021-11-01
10月21日——10月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集中展示了我国取得的1740项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改革最新进展。 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在本次创新成就展百年回望展区亮相,该展区还展示了万吨水压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一批高精尖重大科技成果。 1999年5月,同方威视仅用时10个月完成技术攻关,研发出以加速器为辐射源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特别是在最后调试阶段,研发团队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一步一步排除干扰。 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可以快速、灵活地部署在边检、港口、陆路口岸、机场以及其它需要临时部署检查设备的场所,安检员可在不开箱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机检扫描图像发现集装箱和车辆内藏匿的违禁品。该系统在加速器、探测器和成像算法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同方威视又研发出采用交替双能加速器的彩色扫描图像技术,实现了根据被检物的有效原子序数分辨有机物、无机物和混合物,有助于安检员对图像进行快速识别和判断。 2018年,同方威视与中国海关、清华大学共同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审图系统,对货物/车辆检查系统扫描图像实施违禁品智能自动识别。
快速通关、智能监管,同方威视参与海关“科技冬奥”项目助力北京冬奥测试赛
2021-10-29
近日,中国国门时报发布题为《海关“科技冬奥”项目助力北京冬奥测试赛》报道,介绍了同方威视参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联合攻关,项目围绕口岸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快速检测、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口岸入境旅客风险因子智能监测、口岸综合风险应急处置,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五个课题开展相关领域研究。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三大赛区已经陆续举办多项赛事测试活动,涉及的竞赛场馆也将先后接受实战检验。本届冬奥会是我国首次在冬季举行的大型国际赛事活动,对海关承担的反恐、公共卫生、生态安全等风险防范领域带来新的挑战。 提升查验装备和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是突出此次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的重要手段。“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由北京海关研究员汪万春主持,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承担,北京、广州、宁波,石家庄等海关技术部门会同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项目围绕口岸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快速检测、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口岸入境旅客风险因子智能监测、口岸综合风险应急处置,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五个课题开展相关领域研究。 在赛事测试活动期间,项目组深知场馆防疫的迫切需求,已分批次将项目研发成果中的 “紫外消毒柜”布置到国家速滑馆、冰立方、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体育馆等场地,用于相关测试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工作。 同时,作为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核心应用,智能审图依据冬奥会期间口岸入境物品种类,持续进行相关技术路线研究和算法研发,实现适用于多种监管场景下的针对大型集装箱、车辆、行李的快速筛查。完成对违禁品、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病媒生物、动植物产品等疑似风险物的智能识别。 未来,伴随冬奥赛事工作的不断深入,项目组通过将口岸检测技术和查验装备的研究成果陆续投入到更多的入境口岸区域和冬奥赛区示范应用,综合提升口岸公共安全预警、防范和处置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在保障国门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通关效率,更好的服务本届冬奥会。
行业声音|旅客安检也要与时俱进,告别高举双手
2021-10-28
  任何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都绝不能是简单的高性能硬件堆砌,它应该围绕如何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展开。给用户营造全新安检体验,不仅性能指标要领先,更要让设备好用,用户爱用。目前,商品化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多采用以下两种扫描模式,一种是门型(或开放型)结构,旅客保持自然站姿,张开双手即可接受安检;另一种是圆柱型结构,旅客需要高举双手,保持举手投降姿势才能通过安检。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对毫米波人体安检的最新要求,美国今日国土安全杂志发表文章《机场人体安检将实现重大飞跃(People Screening at Airports is about to Take a Major Leap Forward)》,文中指出,全球较早批量部署毫米波人体安检门的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正在演示和测试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   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和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均能够在安检站探测衣服下隐藏的金属和非金属威胁,而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对旅客友好,不再强迫旅客在安检过程中高举双手,保持投降姿态,给予旅客更好的体验。   现在,民航领域使用多种人体扫描技术结合的方式,完成旅客安检,包括可探测金属和非金属的毫米波人体安检门、探测金属的安检门、探测爆炸物的痕量炸探系统,有时也使用人工手检。   但自从2009年挫败“内衣炸弹”阴谋以来,毫米波人体安检门一直是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认为的旅客扫描支柱。多年来,基于毫米波技术的人体安检门探测能力不断增强,但当前的传统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可能并不是旅客扫描方案的最终选择,因为这种技术和安检程序,通常需要安检员与旅客之间发生密切的身体互动,并可能非常耗时,特别是在需要手检时。   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认为,民航的安检需要兼顾文明与安全,传统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圆柱旋转式的技术设计,限制了通道空间的狭窄,并造成被检查人员必须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市面上目前已出现了双手向下,让旅客舒适文明完成安检的仪器设备,且该类仪器的通道往往设计的足够宽敞。   同方威视毫米波人体安检产品,在设计初期将设备的探测性能和旅客体验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性地发明了线阵列垂直扫描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毫米波人体安检系列产品。线阵列垂直扫描模式充分利用了设备探测天线的水平张角,旅客在检查过程中无需举起双臂,双臂微张离开躯干自然下垂就能完成检查。同时,该模式具备扫描数据空间采样均匀性,使产品具备了在成像质量和探测精度上的独特优势。   目前,同方威视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已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A级许可认证和欧洲民航会议(ECAC)SSc A类标准2.1测试,广泛应用于全球民航、海关、监狱、政府机构及重大赛事活动等行业领域,为机场安检、出入境检查等场景提供快速、精准、舒适的人体安检服务。
更少接触、更多智能、更关注健康,陈志强总裁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分享安检技术新未来
2021-10-22
  2021年10月19日至21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司副司长高洪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论坛。   同方威视董事长兼总裁陈志强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的核技术应用分论坛并做主题报告。陈志强总裁分享了“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主题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公共安全威胁从传统威胁的挑战到后疫情时代下的非传统挑战的不断演变发展,随后详细介绍了货物/车辆检查、行李物品检查、人体检查,三个公共安全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大型货物/车辆查验领域从最初的单视角发展到现在的集装箱CT技术,从单能灰度图像发展出双能256色彩色图像,丰富的多维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进而更有效查验出货物中的嫌疑物;行李物品检查技术从最早的人工开包检查、X光射线技术发展到可获取完备数据和物质自动识别的CT技术,未来物品检查技术趋势是CT技术与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让违禁品无所遁形;人体安检应用面对违禁品材质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接触式检查带来的安全隐患急剧增加,无感、智能、安全的旅客安检查验将是旅客人身安检的新技术方向。   最后,陈志强总裁结合本次论坛主题“绿色发展,低碳未来”提出安检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通过推动全自动自助服务安检站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实现更智能化的安检,从单纯安全检查到安全检查+防疫消杀+测温灭菌相结合更关注健康的方式迎接后疫情时代的到来。
“闻”出违禁品,同方威视气味嗅探仪首次实现批量销售
“闻”出违禁品,同方威视气味嗅探仪首次实现批量销售
2021-11-03
近日,同方威视中标北京海关动植物气味嗅探仪采购项目,实现了该产品首次批量销售。 气味嗅探仪立足于解决口岸一线实际业务工作,是一款基于集束色谱技术(MCC)和离子迁移技术(IMS)的违禁品探测仪,通过吸气或擦拭采集挥发性有机物(VOCs)或微小固体颗粒物实现对海关入境旅客携带的箱包、行李进行“非侵入、非干扰式”快速查验,准确探测出限制入境的水果、肉类、鱼类、花卉、种苗等、活体小动物和昆虫等动植物及相关产品。 同方威视自主研发的气味嗅探仪兼具快检、精检双模式,拥有查验灵敏度高(ppb量级)、分辨率高、精准度高以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还可应用于各行业爆炸物检测、集装箱熏蒸剂检测、化学战剂及工业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汽车飞机漏油查验以及消防勘验等。 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同方威视气味嗅探仪在中国海关投入使用将进一步丰富入境动植物检疫查验手段,助力海关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查系统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同方威视集装箱检查系统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2021-11-01
10月21日——10月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集中展示了我国取得的1740项重大科技成果和科技发展、改革最新进展。 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在本次创新成就展百年回望展区亮相,该展区还展示了万吨水压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一批高精尖重大科技成果。 1999年5月,同方威视仅用时10个月完成技术攻关,研发出以加速器为辐射源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特别是在最后调试阶段,研发团队连续奋战七天七夜,一步一步排除干扰。 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可以快速、灵活地部署在边检、港口、陆路口岸、机场以及其它需要临时部署检查设备的场所,安检员可在不开箱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机检扫描图像发现集装箱和车辆内藏匿的违禁品。该系统在加速器、探测器和成像算法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04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同方威视又研发出采用交替双能加速器的彩色扫描图像技术,实现了根据被检物的有效原子序数分辨有机物、无机物和混合物,有助于安检员对图像进行快速识别和判断。 2018年,同方威视与中国海关、清华大学共同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审图系统,对货物/车辆检查系统扫描图像实施违禁品智能自动识别。
快速通关、智能监管,同方威视参与海关“科技冬奥”项目助力北京冬奥测试赛
快速通关、智能监管,同方威视参与海关“科技冬奥”项目助力北京冬奥测试赛
2021-10-29
近日,中国国门时报发布题为《海关“科技冬奥”项目助力北京冬奥测试赛》报道,介绍了同方威视参与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联合攻关,项目围绕口岸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快速检测、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口岸入境旅客风险因子智能监测、口岸综合风险应急处置,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五个课题开展相关领域研究。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冬奥会进入倒计时,三大赛区已经陆续举办多项赛事测试活动,涉及的竞赛场馆也将先后接受实战检验。本届冬奥会是我国首次在冬季举行的大型国际赛事活动,对海关承担的反恐、公共卫生、生态安全等风险防范领域带来新的挑战。 提升查验装备和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是突出此次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的重要手段。“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项目由北京海关研究员汪万春主持,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承担,北京、广州、宁波,石家庄等海关技术部门会同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项目围绕口岸传染病监测预警及快速检测、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口岸入境旅客风险因子智能监测、口岸综合风险应急处置,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五个课题开展相关领域研究。 在赛事测试活动期间,项目组深知场馆防疫的迫切需求,已分批次将项目研发成果中的 “紫外消毒柜”布置到国家速滑馆、冰立方、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体育馆等场地,用于相关测试工作人员的日常防护工作。 同时,作为口岸入境物品多维度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核心应用,智能审图依据冬奥会期间口岸入境物品种类,持续进行相关技术路线研究和算法研发,实现适用于多种监管场景下的针对大型集装箱、车辆、行李的快速筛查。完成对违禁品、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病媒生物、动植物产品等疑似风险物的智能识别。 未来,伴随冬奥赛事工作的不断深入,项目组通过将口岸检测技术和查验装备的研究成果陆续投入到更多的入境口岸区域和冬奥赛区示范应用,综合提升口岸公共安全预警、防范和处置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在保障国门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通关效率,更好的服务本届冬奥会。
行业声音|旅客安检也要与时俱进,告别高举双手
行业声音|旅客安检也要与时俱进,告别高举双手
2021-10-28
  任何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都绝不能是简单的高性能硬件堆砌,它应该围绕如何给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展开。给用户营造全新安检体验,不仅性能指标要领先,更要让设备好用,用户爱用。目前,商品化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多采用以下两种扫描模式,一种是门型(或开放型)结构,旅客保持自然站姿,张开双手即可接受安检;另一种是圆柱型结构,旅客需要高举双手,保持举手投降姿势才能通过安检。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对毫米波人体安检的最新要求,美国今日国土安全杂志发表文章《机场人体安检将实现重大飞跃(People Screening at Airports is about to Take a Major Leap Forward)》,文中指出,全球较早批量部署毫米波人体安检门的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正在演示和测试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   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和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均能够在安检站探测衣服下隐藏的金属和非金属威胁,而增强型毫米波人体安检门的明显优点之一是对旅客友好,不再强迫旅客在安检过程中高举双手,保持投降姿态,给予旅客更好的体验。   现在,民航领域使用多种人体扫描技术结合的方式,完成旅客安检,包括可探测金属和非金属的毫米波人体安检门、探测金属的安检门、探测爆炸物的痕量炸探系统,有时也使用人工手检。   但自从2009年挫败“内衣炸弹”阴谋以来,毫米波人体安检门一直是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认为的旅客扫描支柱。多年来,基于毫米波技术的人体安检门探测能力不断增强,但当前的传统毫米波全息成像技术可能并不是旅客扫描方案的最终选择,因为这种技术和安检程序,通常需要安检员与旅客之间发生密切的身体互动,并可能非常耗时,特别是在需要手检时。   美国联邦运输安全管理局认为,民航的安检需要兼顾文明与安全,传统毫米波人体安检门圆柱旋转式的技术设计,限制了通道空间的狭窄,并造成被检查人员必须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态。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市面上目前已出现了双手向下,让旅客舒适文明完成安检的仪器设备,且该类仪器的通道往往设计的足够宽敞。   同方威视毫米波人体安检产品,在设计初期将设备的探测性能和旅客体验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创新性地发明了线阵列垂直扫描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毫米波人体安检系列产品。线阵列垂直扫描模式充分利用了设备探测天线的水平张角,旅客在检查过程中无需举起双臂,双臂微张离开躯干自然下垂就能完成检查。同时,该模式具备扫描数据空间采样均匀性,使产品具备了在成像质量和探测精度上的独特优势。   目前,同方威视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已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A级许可认证和欧洲民航会议(ECAC)SSc A类标准2.1测试,广泛应用于全球民航、海关、监狱、政府机构及重大赛事活动等行业领域,为机场安检、出入境检查等场景提供快速、精准、舒适的人体安检服务。
更少接触、更多智能、更关注健康,陈志强总裁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分享安检技术新未来
更少接触、更多智能、更关注健康,陈志强总裁在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分享安检技术新未来
2021-10-22
  2021年10月19日至21日,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在山东省烟台市举办。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司副司长高洪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樊明武、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出席了论坛。   同方威视董事长兼总裁陈志强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的核技术应用分论坛并做主题报告。陈志强总裁分享了“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展望”主题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公共安全威胁从传统威胁的挑战到后疫情时代下的非传统挑战的不断演变发展,随后详细介绍了货物/车辆检查、行李物品检查、人体检查,三个公共安全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大型货物/车辆查验领域从最初的单视角发展到现在的集装箱CT技术,从单能灰度图像发展出双能256色彩色图像,丰富的多维信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进而更有效查验出货物中的嫌疑物;行李物品检查技术从最早的人工开包检查、X光射线技术发展到可获取完备数据和物质自动识别的CT技术,未来物品检查技术趋势是CT技术与智能识别技术相结合,让违禁品无所遁形;人体安检应用面对违禁品材质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接触式检查带来的安全隐患急剧增加,无感、智能、安全的旅客安检查验将是旅客人身安检的新技术方向。   最后,陈志强总裁结合本次论坛主题“绿色发展,低碳未来”提出安检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通过推动全自动自助服务安检站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通过机器代替人工实现更智能化的安检,从单纯安全检查到安全检查+防疫消杀+测温灭菌相结合更关注健康的方式迎接后疫情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