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 | 同方威视:“安检+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2025-05-06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本年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目前,全球安检行业朝着“检测精准化、设备智能化、设计人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安检防爆深度融合,已成为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行业需求从“看得见”“看得清”向“看得懂”进阶延伸,“安检+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同方威视将人工智能、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安检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客户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 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围绕核心产品在全球拥有授权专利4100余件,其中国内发明授权专利约2000件,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专利2100多件。在“安检+人工智能”领域,已在全球布局近百件发明专利,涵盖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6月,为了响应中国海关“加快推动海关智能审图、用机器代替人”的指示精神,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海关总署共同组成联合攻关组,开展海关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实用化“双百日”联合攻关,专门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2019年,实现了机检设备智能审图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和实用化应用成效的双突破。中国海关在全世界率先使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审图技术,保证了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智能审图在准入安全和主要查验商品品种的识别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协助海关关员迅速提升口岸监管的把关能力。 2021年,同方威视 WEKNOW产品专利布局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首批10件优秀案例。同方威视围绕“人工智能+安检”的创新范式,基于 WEKNOW 产品的研发历程,同步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保护工作,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挖掘和培育、海内外布局、知识产权维护等,在智慧安检领域,形成具有同方威视特色的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典型案例向人工智能行业推广。 2022年,同方威视凭借AI智能解决方案入选美国权威科技信息评论杂志APAC CIO Review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十大供应商”。该解决方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专业算法,可自动对机检图像进行快速分析,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精确、有效地检测出爆炸物、毒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及各类违禁品,并能助力客户监控系统性能、预测故障,获得系统维护建议并有效减少设备宕机时间。 2024年10月22日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安防之夜”颁证典礼上进行了“AI+安防”标杆案例现场颁奖,同方威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检业务的融合与应用成功入选。该解决方案已在深圳地铁2号线、8号线、10号线和6号线支线、16号线等相继落地。 2024年11月,同方威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一揽子解决方案NucMind 1.0在世界海关组织主办的技术大会上首发。该系统具备税号分类、知识问答、风险分析、夹藏检测、商品信息推荐、禁限品检测、图像生成、多模态检索、图像描述、报关单比对等功能,可进行交互式对话。该解决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威胁目标识别、报关风险研判、商品归类分析、企业风险画像等,助力海关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化。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脉搏,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安检技术的融合创新。在守护全球安全防线的征程中,同方威视将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完善知识产权布局,用智慧与担当书写安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同方威视通过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绩效评价
2022-10-14
近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的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北京召开。同方威视主持的一项课题绩效评价优秀,参与的三项课题成果示范应用效果显著,均顺利通过验收。 同方威视在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中,针对货物车辆藏匿违禁品风险,研制了集装箱/车辆和行李新型智能机检审图系统,有力保障了冬奥会期间高安全等级下的口岸查验监管和快速通关;针对核生化爆风险因子,研制了核辐射精确识别和移动式监测设备,开发化学危险品痕量气味嗅探仪,集成研制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语音交互和自动寻路等功能,提升风险现场识别能力,满足了冬奥会期间快速通关及现场多样性查验需求;设计了10余种卫生检疫风险消除、风险隔离、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等处置新装备,应用在多个冬奥比赛场馆及首都机场航空口岸,有效增强现场安全风险处置能力;研制了智慧卫检系统、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协助海关圆满完成了3万余名冬奥出入境人员的通关保障任务。 同方威视自创建以来,始终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初心,本次顺利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并通过验收,体现了优秀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以科研项目助力业务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海关嗅探机器人亮相天津口岸
2022-10-10
日前,在天津东疆港码头,一辆辆搭载着集装箱的车辆,正有序通过海关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与以往的停车扫描不同,汽车在停入通道后,随着提示声,一根柱形探测臂从旁边的柜形设备中平行伸出,并准确地将最前方的探头,伸入受检集装箱侧方的通气孔中,几分钟后,探头完成取样,且未见异常,车辆随即继续通行。 这种柜形设备和探头,就是最近亮相天津口岸的海关“H986集成嗅探机器人”,俗称“电子鼻”。这也是此类功能机器人在全国海关系统的首次使用。该设备的研发填补了国内基于H986的集装箱自动气味嗅探技术方面的空白。该机器人由天津海关实验室联合同方威视公司共同研发,目前可识别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超过110余种。 据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能够快速检测集装箱内是否含有过量有毒有害气体,与海关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配合使用,在进行集装箱机检查验的同时,可以对集装箱内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当集装箱内存在过量危险气体时,机器人将发出警报,对下一步处置进行及时提示。 据了解,目前针对集装箱内有害气体的监测,国内外口岸普遍采用人工抽检的方式进行探测,不仅操作难度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为此更好地实现对集装箱内有害气体的快速筛查,2019年以来,天津海关深入开展集装箱自动气味嗅探技术研究,先后攻克了机器人快速定位、有害气体数据库构建等科研难题,通过气体采样管与机器人的复合设计方案,采用机器人对集装箱固定通气孔的定位技术,将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在线分析设备与集装箱快速机检设备有机融合,实现在对集装箱进行机检查验的同时,完成有害气体的快速筛查。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守护口岸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同时,通过加强有害气体检测,也有助于提升海关对于固体废物的鉴别能力,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注入智慧力量。 近年来,天津海关聚焦天津口岸非传统安全,通过系统研发关键技术、专用技术装备、培养专门的安全科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先后研制了H986集成嗅探机器人、5G+辐射探测智能机器人、矿产品固废排查仪等装备,为保障天津口岸安全、建设天津港绿色港口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天津海关将继续扩展有害气体数据库,不断强化设备功能,推动“电子鼻”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推广。
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发布,同方威视研制的世界首套静态CT系统榜上有名
2022-09-23
  9月2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在京举办2022年第三季论坛,发布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展示了核技术近年来在国民经济领域的重大应用成果。同方威视研发的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安检系统成功入选,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出席颁奖典礼。  X射线CT是20世纪核影像领域伟大的发明之一,依托滑环旋转和物体匀速进动的CT成像模式是临床诊断和民航安检的主流,但受滑环离心加速度的限制,多排螺旋CT在转速和时间分辨率上已逼近极限,无法适应各领域科研与应用的新需求。研究开发不依赖滑环的CT成像模式,一直是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梦想。  在过去20年中,使用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效应”激发X射线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同方威视开展了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场致效应机理、快速时间响应、程序可控出束等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这一全新的光源技术不仅为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工业无损检测、医学放射诊疗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也突破了国产CT系统核心光源、滑环等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困境,也使我国成为掌握这一全新的X射线源技术的国家。  2021年,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共同研制成功世界首套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系统。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研发团队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完成了静态CT的成像物理及模式的研究,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使得系统通道尺寸更大、通过率更高。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先后通过中国民航和欧盟ECAC高标准认证。  2021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基于碳纳米管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多焦点分布式X射线源技术与产业化”先后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静态CT系统和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光源技术分别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银奖。  此外,入选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还包括,《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首台国产化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投入临床应用、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研制成功、电子束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辐照灭菌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碳-14、镥-177等同位素生产及碘[131I]化钠胶囊、18F -PSMA-BCH等放射性药物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技术助力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硬“核”科技为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辐照灭菌技术在高原藏药中首次应用。
同方威视打造“指挥驾驶舱”,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安全植入“智慧大脑”
2022-09-22
  2022年9月19日,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和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方威视凭借大型活动安保丰富的的执行经验、强大的研发创新体系、优质的现场服务、完备的应急响应能力,第八次为大会提供整体安检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同方威视构筑了以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为核心的综合指挥中心,实现了现场200余台套行包、人员查验设备的智慧联动,提供了统一的“指挥驾驶舱”,为大会安全植入“智慧大脑”。   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以“一图知安,一图智安”为核心理念,聚焦大型活动多业务场景的全域感知、精准决策、精细运营,通过构建AR全景真实还原各安检点位实景,了解安检实况和设备信息,满足指挥中心多级掌控、分级指挥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安全水平及管理效率,实现了运营更安全、沟通更便捷、体验更美好。   活动保障期间,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公安相关部门会场和驻地各安检口的预测预警预防以及现场问题快速处理能力,成功协助公安部门处理旅客贵重物品遗失、对讲机遗失、寻人等多起案件,获得社会好评。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立足客户需求和场景应用,用智能化数字技术以及卓越的品质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助力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安宁家园而不懈努力。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在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2022-09-21
  9月16日至18日,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展之际,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9月17日,以“助力共建安宁家园”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分论坛正式开幕,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泰国驻华公使衔参赞陈善意等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保司司长叶莲娜·博格洛娃女士以视频方式致辞。   本次分论坛旨在搭建中国—东盟地区和平利用核技术平台,分享各国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核技术的良好实践,为持续深化公共安全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奠定基础。   同方威视陈志强董事长受邀以《静态CT在公共安全领域最新应用》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同方威视应市场需求之变,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结合碳纳米管前沿技术推进光源变革,并研制出静态CT方案,推动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安检更灵活、更精确、更高效。最后,陈志强董事长还介绍了新技术的产业化情况,助力中国核技术创新发展再上新高度。   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南宁海关、清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组织的嘉宾,以及泰国皇家警察、老挝海关、泰国核技术研究所、越南进出口、印尼港务领域的行业专家作报告,分享了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方威视副总裁彭华、副总裁王永刚参加论坛。来自泰国、印尼、老挝、缅甸、越南和中国6个国家的200人线上线下参加论坛。   通过本次论坛和展会,同方威视紧密围绕公共安全检查的新需求,全面展示了基于辐射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型安检产品,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享了民航、海关、邮政等行业安检智能查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东盟共建安宁家园。
同方威视通过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绩效评价
同方威视通过科技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绩效评价
2022-10-14
近日,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会口岸快速通关智能监管技术及装备》的课题绩效评价会在北京召开。同方威视主持的一项课题绩效评价优秀,参与的三项课题成果示范应用效果显著,均顺利通过验收。 同方威视在主持和参与课题研究中,针对货物车辆藏匿违禁品风险,研制了集装箱/车辆和行李新型智能机检审图系统,有力保障了冬奥会期间高安全等级下的口岸查验监管和快速通关;针对核生化爆风险因子,研制了核辐射精确识别和移动式监测设备,开发化学危险品痕量气味嗅探仪,集成研制巡检机器人,可实现语音交互和自动寻路等功能,提升风险现场识别能力,满足了冬奥会期间快速通关及现场多样性查验需求;设计了10余种卫生检疫风险消除、风险隔离、应急处置、人员防护等处置新装备,应用在多个冬奥比赛场馆及首都机场航空口岸,有效增强现场安全风险处置能力;研制了智慧卫检系统、自助申报验核一体机,协助海关圆满完成了3万余名冬奥出入境人员的通关保障任务。 同方威视自创建以来,始终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初心,本次顺利实施“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并通过验收,体现了优秀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以科研项目助力业务发展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海关嗅探机器人亮相天津口岸
海关嗅探机器人亮相天津口岸
2022-10-10
日前,在天津东疆港码头,一辆辆搭载着集装箱的车辆,正有序通过海关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与以往的停车扫描不同,汽车在停入通道后,随着提示声,一根柱形探测臂从旁边的柜形设备中平行伸出,并准确地将最前方的探头,伸入受检集装箱侧方的通气孔中,几分钟后,探头完成取样,且未见异常,车辆随即继续通行。 这种柜形设备和探头,就是最近亮相天津口岸的海关“H986集成嗅探机器人”,俗称“电子鼻”。这也是此类功能机器人在全国海关系统的首次使用。该设备的研发填补了国内基于H986的集装箱自动气味嗅探技术方面的空白。该机器人由天津海关实验室联合同方威视公司共同研发,目前可识别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超过110余种。 据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能够快速检测集装箱内是否含有过量有毒有害气体,与海关H986集装箱检查系统配合使用,在进行集装箱机检查验的同时,可以对集装箱内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检测,当集装箱内存在过量危险气体时,机器人将发出警报,对下一步处置进行及时提示。 据了解,目前针对集装箱内有害气体的监测,国内外口岸普遍采用人工抽检的方式进行探测,不仅操作难度大、速度也相对较慢。 为此更好地实现对集装箱内有害气体的快速筛查,2019年以来,天津海关深入开展集装箱自动气味嗅探技术研究,先后攻克了机器人快速定位、有害气体数据库构建等科研难题,通过气体采样管与机器人的复合设计方案,采用机器人对集装箱固定通气孔的定位技术,将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物在线分析设备与集装箱快速机检设备有机融合,实现在对集装箱进行机检查验的同时,完成有害气体的快速筛查。 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守护口岸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同时,通过加强有害气体检测,也有助于提升海关对于固体废物的鉴别能力,为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注入智慧力量。 近年来,天津海关聚焦天津口岸非传统安全,通过系统研发关键技术、专用技术装备、培养专门的安全科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先后研制了H986集成嗅探机器人、5G+辐射探测智能机器人、矿产品固废排查仪等装备,为保障天津口岸安全、建设天津港绿色港口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天津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天津海关将继续扩展有害气体数据库,不断强化设备功能,推动“电子鼻”机器人在更多场景的应用推广。
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发布,同方威视研制的世界首套静态CT系统榜上有名
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发布,同方威视研制的世界首套静态CT系统榜上有名
2022-09-23
  9月2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在京举办2022年第三季论坛,发布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展示了核技术近年来在国民经济领域的重大应用成果。同方威视研发的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安检系统成功入选,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出席颁奖典礼。  X射线CT是20世纪核影像领域伟大的发明之一,依托滑环旋转和物体匀速进动的CT成像模式是临床诊断和民航安检的主流,但受滑环离心加速度的限制,多排螺旋CT在转速和时间分辨率上已逼近极限,无法适应各领域科研与应用的新需求。研究开发不依赖滑环的CT成像模式,一直是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梦想。  在过去20年中,使用碳纳米管阴极“场致发射效应”激发X射线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同方威视开展了碳纳米管冷阴极的场致效应机理、快速时间响应、程序可控出束等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这一全新的光源技术不仅为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工业无损检测、医学放射诊疗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性支撑,也突破了国产CT系统核心光源、滑环等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卡脖子”困境,也使我国成为掌握这一全新的X射线源技术的国家。  2021年,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共同研制成功世界首套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系统。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研发团队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完成了静态CT的成像物理及模式的研究,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使得系统通道尺寸更大、通过率更高。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先后通过中国民航和欧盟ECAC高标准认证。  2021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基于碳纳米管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多焦点分布式X射线源技术与产业化”先后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项目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2年,静态CT系统和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光源技术分别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银奖。  此外,入选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还包括,《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首台国产化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投入临床应用、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研制成功、电子束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辐照灭菌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碳-14、镥-177等同位素生产及碘[131I]化钠胶囊、18F -PSMA-BCH等放射性药物研发取得重大进展、核技术助力发现月球新矿物“嫦娥石”、硬“核”科技为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辐照灭菌技术在高原藏药中首次应用。
同方威视打造“指挥驾驶舱”,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安全植入“智慧大脑”
同方威视打造“指挥驾驶舱”,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安全植入“智慧大脑”
2022-09-22
  2022年9月19日,以“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落下帷幕。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产品和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方威视凭借大型活动安保丰富的的执行经验、强大的研发创新体系、优质的现场服务、完备的应急响应能力,第八次为大会提供整体安检解决方案。   本次大会,同方威视构筑了以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为核心的综合指挥中心,实现了现场200余台套行包、人员查验设备的智慧联动,提供了统一的“指挥驾驶舱”,为大会安全植入“智慧大脑”。   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以“一图知安,一图智安”为核心理念,聚焦大型活动多业务场景的全域感知、精准决策、精细运营,通过构建AR全景真实还原各安检点位实景,了解安检实况和设备信息,满足指挥中心多级掌控、分级指挥的需求,有效提升了安全水平及管理效率,实现了运营更安全、沟通更便捷、体验更美好。   活动保障期间,智慧管控可视化平台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公安相关部门会场和驻地各安检口的预测预警预防以及现场问题快速处理能力,成功协助公安部门处理旅客贵重物品遗失、对讲机遗失、寻人等多起案件,获得社会好评。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立足客户需求和场景应用,用智能化数字技术以及卓越的品质              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助力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安宁家园而不懈努力。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在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在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作主题报告
2022-09-21
  9月16日至18日,在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展之际,首届中国—东盟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9月17日,以“助力共建安宁家园”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分论坛正式开幕,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泰国驻华公使衔参赞陈善意等出席论坛并致辞,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保司司长叶莲娜·博格洛娃女士以视频方式致辞。   本次分论坛旨在搭建中国—东盟地区和平利用核技术平台,分享各国在公共安全领域应用核技术的良好实践,为持续深化公共安全领域的双多边合作奠定基础。   同方威视陈志强董事长受邀以《静态CT在公共安全领域最新应用》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同方威视应市场需求之变,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结合碳纳米管前沿技术推进光源变革,并研制出静态CT方案,推动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进步,使安检更灵活、更精确、更高效。最后,陈志强董事长还介绍了新技术的产业化情况,助力中国核技术创新发展再上新高度。   论坛邀请到来自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南宁海关、清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行业组织的嘉宾,以及泰国皇家警察、老挝海关、泰国核技术研究所、越南进出口、印尼港务领域的行业专家作报告,分享了核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同方威视副总裁彭华、副总裁王永刚参加论坛。来自泰国、印尼、老挝、缅甸、越南和中国6个国家的200人线上线下参加论坛。   通过本次论坛和展会,同方威视紧密围绕公共安全检查的新需求,全面展示了基于辐射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创新型安检产品,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享了民航、海关、邮政等行业安检智能查验解决方案,助力中国-东盟共建安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