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 | 同方威视:“安检+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2025-05-06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本年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目前,全球安检行业朝着“检测精准化、设备智能化、设计人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安检防爆深度融合,已成为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行业需求从“看得见”“看得清”向“看得懂”进阶延伸,“安检+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同方威视将人工智能、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安检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客户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 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围绕核心产品在全球拥有授权专利4100余件,其中国内发明授权专利约2000件,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专利2100多件。在“安检+人工智能”领域,已在全球布局近百件发明专利,涵盖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6月,为了响应中国海关“加快推动海关智能审图、用机器代替人”的指示精神,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海关总署共同组成联合攻关组,开展海关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实用化“双百日”联合攻关,专门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2019年,实现了机检设备智能审图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和实用化应用成效的双突破。中国海关在全世界率先使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审图技术,保证了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智能审图在准入安全和主要查验商品品种的识别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协助海关关员迅速提升口岸监管的把关能力。 2021年,同方威视 WEKNOW产品专利布局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首批10件优秀案例。同方威视围绕“人工智能+安检”的创新范式,基于 WEKNOW 产品的研发历程,同步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保护工作,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挖掘和培育、海内外布局、知识产权维护等,在智慧安检领域,形成具有同方威视特色的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典型案例向人工智能行业推广。 2022年,同方威视凭借AI智能解决方案入选美国权威科技信息评论杂志APAC CIO Review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十大供应商”。该解决方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专业算法,可自动对机检图像进行快速分析,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精确、有效地检测出爆炸物、毒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及各类违禁品,并能助力客户监控系统性能、预测故障,获得系统维护建议并有效减少设备宕机时间。 2024年10月22日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安防之夜”颁证典礼上进行了“AI+安防”标杆案例现场颁奖,同方威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检业务的融合与应用成功入选。该解决方案已在深圳地铁2号线、8号线、10号线和6号线支线、16号线等相继落地。 2024年11月,同方威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一揽子解决方案NucMind 1.0在世界海关组织主办的技术大会上首发。该系统具备税号分类、知识问答、风险分析、夹藏检测、商品信息推荐、禁限品检测、图像生成、多模态检索、图像描述、报关单比对等功能,可进行交互式对话。该解决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威胁目标识别、报关风险研判、商品归类分析、企业风险画像等,助力海关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化。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脉搏,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安检技术的融合创新。在守护全球安全防线的征程中,同方威视将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完善知识产权布局,用智慧与担当书写安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同方威视助力呼和浩特海关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
2023-03-02
近日,中国国门时报发布《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的新闻报道,文中从H986让走私无所遁形、智能审图让查验精准高效、“智慧走廊”让旅客宾至如归三方面介绍了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二连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打造智能高效的监管体系。 “H986”是中国海关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简称。20多年来,针对海关口岸通关查验需求,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陆续研制成功固定式、组合式、车载式、快速式、整编列车型、双能型、CT型等多种类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为打击走私、贸易畅通、国境安全贡献力量。 2017年,海关总署、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联合攻关智能审图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对海量机检历史图像及图像对应物品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CT型行包检查系统等设备扫描图像实施违禁品智能自动识别。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同方威视开发了海关健康申报自助终端,研制了智能闸机,目前已装备在北京、南京、兰州、呼和浩特等地海关入境口岸,助力打造“智慧走廊”。 中国国门时报发布《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报道原文如下: 2023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二连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设备应用,打造智能高效的监管体系,全力守牢国门关口。 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汇通国际物流园区,一辆入境货车缓缓通过海关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简称“H986”)。控制室里,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一科关员叶帅和辛恒缘正通过屏幕上显示出的机检图像,判断车厢内是否存在异常物品。根据图像分析,叶帅发现该车辆的驾驶室内有异常显示,随即通过对讲系统通知该车司机将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并立刻携带单兵系统和执法记录仪前往车辆停靠点。 “请打开驾驶室上侧储物格。”进入驾驶室后,叶帅找到图像中标注的确切位置,并要求司机配合进行检查。柜门打开后,一包包废旧手机电路板呈现在眼前。经现场清点,共计发现夹藏废旧手机电路板24包,重量为35.56千克,现场判定确认为洋垃圾。 “通过H986,我们可以清晰地查看车辆内部情况,并通过智能审像功能准确发现夹藏夹带情况,对打击夹藏夹带和走私行为、守护国门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一科科长汪久刚说。 H986俗称海关“电子眼”,借助X射线的强大穿透力,通过分析系统机检图像发现集装箱、车辆等运输设备内的货物、暗格以及违禁品,实施精准定位、精准打击,对瞒报、伪报和走私等不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力。 自1月8日至2月23日,二连海关累计在公路货运通道截获废旧手机电路板96.56千克,走私戈壁石148.4千克,干制马肠衣313.56千克,涉检未报铅酸蓄电池124件。 “您好,海关作业,请您将行李箱打开。”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旅客入境大厅,现场执法作业的海关关员孙傲然每天会重复这句话很多次。自2023年1月8日恢复常态化通关后,公路口岸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口岸通道上车水马龙,旅检大厅里人来人往。 为了切实守牢国门安全关口,二连海关持续在精准查验上下功夫,利用海关行李物品智能审图系统,精确查找可能藏匿在行李箱内的禁止入境物品。 “行李物品智能审图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系统的智能学习,将行李物品CT机呈现的图像进行智能化研判,第一时间将可能存在问题的物品在图像上进行标注,并实时提示现场查验关员。由此现场工作人员可对行李物品开展精确查验,减少现场审图判定时间和查验时间,提高旅客通关效率。”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三科副科长包冠涌说。 据二连海关统计,自2023年1月8日正式通关截至2月23日,二连浩特出入境人员数量达44305人次,现场累计查获子弹3枚,超量携带人民币8万元,废旧芯片3.5千克,植物种子1.4千克,肉类制品110千克。 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旅客入境通道,一名入境旅客在智能闸机前反复试验多次都无法通过,正焦急得无所适从。发现这一状况,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三科关员曹晔燃和从事翻译工作的同事立刻上前对旅客进行指导。 在查看了旅客健康申报内容后,曹晔燃发现了问题所在,“您好,您这里申报的内容有问题,所以闸机通道无法开启,我需要跟您核实一下。”在经过沟通后,曹晔燃准确将旅客的信息通过掌上海关APP进行申报,并耐心地将出错的环节对旅客进行了讲述。 “白亿日啦!”顺利通过智能闸机后,这位蒙古国旅客回过头向曹晔燃挥了挥手,并用蒙古语表达谢意。 “通过线上申报以及智能闸机的应用,旅客不必在现场填写纸质健康申明卡,彻底实现了旅客通关无纸化。”曹晔燃说。 智能闸机应用是二连海关在旅检现场推行智慧海关建设的一个缩影,除智能闸机以外,二连海关在公路旅客出境大厅和入境大厅分别建立了两条“海关智慧走廊”,其中包括核生化检测仪、红外体温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探测仪、移动侦测摄像头、出入境健康申报电子客户端等,在方便旅客通关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安全防护体系,牢牢构筑国门安全关口。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2023-02-23
近日,同方威视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通过了欧洲民航会议(ECAC)液体爆炸物探测系统多瓶检测类标准3(LEDS C类),是此类检测的最高标准。 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拥有先进的多视角探测技术,提供多个视角的高清彩色扫描图像,有效避免违禁品处于特殊角度时带来的判图困扰,能够对多种爆炸物/ 液体危险品、刀具、枪支等违禁品自动识别和报警,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系统可与多种智能化软、硬件系统集成,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远程集中判图、数据集中存储等功能,适用于机场、地铁、大型活动以及其它敏感场所的行李物品安全检查。 ECAC LEDS C类标准是欧盟针对多屏液体检测设备设立的标准,主要针对机场安检站对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和胶体物品快速筛查。截至目前,同方威视已有20款设备通过70余项ECAC标准测试,包括行李物品检查、人体安检、痕量爆炸物探测、液体检查、金属探测等,几乎覆盖所有民航安检产品线。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23-02-23
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共计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同方威视陈志强董事长从事X射线成像理论和CT系统研究20多年,带领技术团队推动核技术应用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与中国海关、清华大学联合攻关,首次实现了基于物理属性、纹理结构等多元信息对检查物体的精准成像,开创了利用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对海关违禁品和特殊涉税物品进行智能审图的先河,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倡议。 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突破欧美在CT成像系统的知识产权封锁,建立非标准扫描轨迹CT成像新理论,首创直线轨迹CT成像算法,为超大物体的快速CT成像奠定了理论基础。核心发明专利"一种货物安全检查系统"在美国专利抵触审查裁决中获胜,验证其技术的原创性、领先性,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 “全国十大知识产权保护重大案件”。 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发出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掌握新一代静态安检CT核心技术的国家。 一直以来,陈志强带领团队坚守科技成果转化一线,引领同方威视持续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方威视在货物和车辆检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世界第一,主责及参与起草4项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称号,同方威视(NUCTECH)已成为全球安检领域领军品牌,为中国安检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不超过5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总数不超过65名。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2023-02-20
近日,同方威视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通过了欧洲民航会议(ECAC)液体爆炸物探测系统多瓶检测类标准3(LEDS C类),是此类检测的最高标准。 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拥有先进的多视角探测技术,提供多个视角的高清彩色扫描图像,有效避免违禁品处于特殊角度时带来的判图困扰,能够对多种爆炸物/ 液体危险品、刀具、枪支等违禁品自动识别和报警,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系统可与多种智能化软、硬件系统集成,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远程集中判图、数据集中存储等功能,适用于机场、地铁、大型活动以及其它敏感场所的行李物品安全检查。 ECAC LEDS C类标准是欧盟针对多屏液体检测设备设立的标准,主要针对机场安检站对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和胶体物品快速筛查。截至目前,同方威视已有20款设备通过70余项ECAC标准测试,包括行李物品检查、人体安检、痕量爆炸物探测、液体检查、金属探测等,几乎覆盖所有民航安检产品线。
植物种子、奶制品实现智能化查验,同方威视获呼和浩特海关肯定
2023-02-09
近日,同方威视收到呼和浩特海关口岸监管处的感谢信,对2022年期间圆满完成运维保障及积极配合开展智能审图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 “给通关的行李物品做个‘CT检查’,有‘病’没‘病’一目了然,太方便了!”, “以前使用的旅检X光机检查系统,只能对过机行李提供叠加的二维平面图像,需要机检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识别。启用CT型检查系统后,不仅使现场机检工作人员从大量的图像识别中解放出来,还提高了查验精准度和旅客通关效率,实现了管得住、通得快。”海关查验工作人员曾在呼和浩特日报报道中介绍。随着启用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呼和浩特海关使查验影像由过去的“2D”平面图升级为“3D”立体图,使违禁物品通关的“难度系数”倍增。 2019年,由中国海关、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联合研发的智能审图技术在中国海关全面部署,同方威视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能够通过对入境包裹的全面、高速扫描,提供高清的DR图像和CT图像,对快件中的违禁品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商品申报信息与快件实物进行品名、数量及重量的智能比对。2022年3月呼和浩特海关官员在科技日报中介绍:“分析近年的查发情况,奶制品、肉制品以及新鲜蔬果等是关区各陆路口岸较为常见的携带进境物品,呈现单次数量少、隐蔽性强、图像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对机检查验人员的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智能审图快速精准识别能力持续提升,有效识别商品种类千余种。 感谢信中表示,2022年同方威视CT售后运维团队不仅圆满完成运维服务,还积极响应客户需求,针对呼和浩特海关口岸查缉特点,完成“植物种子”、“奶制品”的智能审图拦截算法研发并部署到现场,丰富了呼和浩特海关的监管手段。
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同方威视助力呼和浩特海关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
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同方威视助力呼和浩特海关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
2023-03-02
近日,中国国门时报发布《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的新闻报道,文中从H986让走私无所遁形、智能审图让查验精准高效、“智慧走廊”让旅客宾至如归三方面介绍了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二连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打造智能高效的监管体系。 “H986”是中国海关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的简称。20多年来,针对海关口岸通关查验需求,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陆续研制成功固定式、组合式、车载式、快速式、整编列车型、双能型、CT型等多种类型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为打击走私、贸易畅通、国境安全贡献力量。 2017年,海关总署、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联合攻关智能审图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对海量机检历史图像及图像对应物品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CT型行包检查系统等设备扫描图像实施违禁品智能自动识别。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同方威视开发了海关健康申报自助终端,研制了智能闸机,目前已装备在北京、南京、兰州、呼和浩特等地海关入境口岸,助力打造“智慧走廊”。 中国国门时报发布《智慧海关 科技赋能 | 打造智能高效监管体系》报道原文如下: 2023年以来,呼和浩特海关所属二连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强口岸信息化建设,强化科技设备应用,打造智能高效的监管体系,全力守牢国门关口。 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汇通国际物流园区,一辆入境货车缓缓通过海关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简称“H986”)。控制室里,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一科关员叶帅和辛恒缘正通过屏幕上显示出的机检图像,判断车厢内是否存在异常物品。根据图像分析,叶帅发现该车辆的驾驶室内有异常显示,随即通过对讲系统通知该车司机将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并立刻携带单兵系统和执法记录仪前往车辆停靠点。 “请打开驾驶室上侧储物格。”进入驾驶室后,叶帅找到图像中标注的确切位置,并要求司机配合进行检查。柜门打开后,一包包废旧手机电路板呈现在眼前。经现场清点,共计发现夹藏废旧手机电路板24包,重量为35.56千克,现场判定确认为洋垃圾。 “通过H986,我们可以清晰地查看车辆内部情况,并通过智能审像功能准确发现夹藏夹带情况,对打击夹藏夹带和走私行为、守护国门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一科科长汪久刚说。 H986俗称海关“电子眼”,借助X射线的强大穿透力,通过分析系统机检图像发现集装箱、车辆等运输设备内的货物、暗格以及违禁品,实施精准定位、精准打击,对瞒报、伪报和走私等不法行为形成强大震慑力。 自1月8日至2月23日,二连海关累计在公路货运通道截获废旧手机电路板96.56千克,走私戈壁石148.4千克,干制马肠衣313.56千克,涉检未报铅酸蓄电池124件。 “您好,海关作业,请您将行李箱打开。”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旅客入境大厅,现场执法作业的海关关员孙傲然每天会重复这句话很多次。自2023年1月8日恢复常态化通关后,公路口岸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口岸通道上车水马龙,旅检大厅里人来人往。 为了切实守牢国门安全关口,二连海关持续在精准查验上下功夫,利用海关行李物品智能审图系统,精确查找可能藏匿在行李箱内的禁止入境物品。 “行李物品智能审图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系统的智能学习,将行李物品CT机呈现的图像进行智能化研判,第一时间将可能存在问题的物品在图像上进行标注,并实时提示现场查验关员。由此现场工作人员可对行李物品开展精确查验,减少现场审图判定时间和查验时间,提高旅客通关效率。”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三科副科长包冠涌说。 据二连海关统计,自2023年1月8日正式通关截至2月23日,二连浩特出入境人员数量达44305人次,现场累计查获子弹3枚,超量携带人民币8万元,废旧芯片3.5千克,植物种子1.4千克,肉类制品110千克。 在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旅客入境通道,一名入境旅客在智能闸机前反复试验多次都无法通过,正焦急得无所适从。发现这一状况,二连海关公路监管三科关员曹晔燃和从事翻译工作的同事立刻上前对旅客进行指导。 在查看了旅客健康申报内容后,曹晔燃发现了问题所在,“您好,您这里申报的内容有问题,所以闸机通道无法开启,我需要跟您核实一下。”在经过沟通后,曹晔燃准确将旅客的信息通过掌上海关APP进行申报,并耐心地将出错的环节对旅客进行了讲述。 “白亿日啦!”顺利通过智能闸机后,这位蒙古国旅客回过头向曹晔燃挥了挥手,并用蒙古语表达谢意。 “通过线上申报以及智能闸机的应用,旅客不必在现场填写纸质健康申明卡,彻底实现了旅客通关无纸化。”曹晔燃说。 智能闸机应用是二连海关在旅检现场推行智慧海关建设的一个缩影,除智能闸机以外,二连海关在公路旅客出境大厅和入境大厅分别建立了两条“海关智慧走廊”,其中包括核生化检测仪、红外体温检测仪、红外热成像探测仪、移动侦测摄像头、出入境健康申报电子客户端等,在方便旅客通关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安全防护体系,牢牢构筑国门安全关口。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2023-02-23
近日,同方威视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通过了欧洲民航会议(ECAC)液体爆炸物探测系统多瓶检测类标准3(LEDS C类),是此类检测的最高标准。 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拥有先进的多视角探测技术,提供多个视角的高清彩色扫描图像,有效避免违禁品处于特殊角度时带来的判图困扰,能够对多种爆炸物/ 液体危险品、刀具、枪支等违禁品自动识别和报警,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系统可与多种智能化软、硬件系统集成,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远程集中判图、数据集中存储等功能,适用于机场、地铁、大型活动以及其它敏感场所的行李物品安全检查。 ECAC LEDS C类标准是欧盟针对多屏液体检测设备设立的标准,主要针对机场安检站对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和胶体物品快速筛查。截至目前,同方威视已有20款设备通过70余项ECAC标准测试,包括行李物品检查、人体安检、痕量爆炸物探测、液体检查、金属探测等,几乎覆盖所有民航安检产品线。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2023-02-23
2023年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大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大会,共计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荣获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同方威视陈志强董事长从事X射线成像理论和CT系统研究20多年,带领技术团队推动核技术应用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与中国海关、清华大学联合攻关,首次实现了基于物理属性、纹理结构等多元信息对检查物体的精准成像,开创了利用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对海关违禁品和特殊涉税物品进行智能审图的先河,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合作倡议。 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突破欧美在CT成像系统的知识产权封锁,建立非标准扫描轨迹CT成像新理论,首创直线轨迹CT成像算法,为超大物体的快速CT成像奠定了理论基础。核心发明专利"一种货物安全检查系统"在美国专利抵触审查裁决中获胜,验证其技术的原创性、领先性,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 “全国十大知识产权保护重大案件”。 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陈志强及其技术团队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发出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掌握新一代静态安检CT核心技术的国家。 一直以来,陈志强带领团队坚守科技成果转化一线,引领同方威视持续创新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方威视在货物和车辆检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世界第一,主责及参与起草4项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等称号,同方威视(NUCTECH)已成为全球安检领域领军品牌,为中国安检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基金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不超过5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总数不超过65名。29年来,共遴选奖励1526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建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同方威视Kylin MV检查系统通过欧洲民航会议ECAC LEDS C类标准测试
2023-02-20
近日,同方威视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通过了欧洲民航会议(ECAC)液体爆炸物探测系统多瓶检测类标准3(LEDS C类),是此类检测的最高标准。 Kylin MV行李/ 物品检查系统拥有先进的多视角探测技术,提供多个视角的高清彩色扫描图像,有效避免违禁品处于特殊角度时带来的判图困扰,能够对多种爆炸物/ 液体危险品、刀具、枪支等违禁品自动识别和报警,已广泛应用于欧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系统可与多种智能化软、硬件系统集成,实现对设备的远程集中管理、远程集中判图、数据集中存储等功能,适用于机场、地铁、大型活动以及其它敏感场所的行李物品安全检查。 ECAC LEDS C类标准是欧盟针对多屏液体检测设备设立的标准,主要针对机场安检站对旅客随身携带的液体和胶体物品快速筛查。截至目前,同方威视已有20款设备通过70余项ECAC标准测试,包括行李物品检查、人体安检、痕量爆炸物探测、液体检查、金属探测等,几乎覆盖所有民航安检产品线。
植物种子、奶制品实现智能化查验,同方威视获呼和浩特海关肯定
植物种子、奶制品实现智能化查验,同方威视获呼和浩特海关肯定
2023-02-09
近日,同方威视收到呼和浩特海关口岸监管处的感谢信,对2022年期间圆满完成运维保障及积极配合开展智能审图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 “给通关的行李物品做个‘CT检查’,有‘病’没‘病’一目了然,太方便了!”, “以前使用的旅检X光机检查系统,只能对过机行李提供叠加的二维平面图像,需要机检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识别。启用CT型检查系统后,不仅使现场机检工作人员从大量的图像识别中解放出来,还提高了查验精准度和旅客通关效率,实现了管得住、通得快。”海关查验工作人员曾在呼和浩特日报报道中介绍。随着启用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呼和浩特海关使查验影像由过去的“2D”平面图升级为“3D”立体图,使违禁物品通关的“难度系数”倍增。 2019年,由中国海关、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联合研发的智能审图技术在中国海关全面部署,同方威视CT型行李物品检查系统能够通过对入境包裹的全面、高速扫描,提供高清的DR图像和CT图像,对快件中的违禁品进行智能识别,实现商品申报信息与快件实物进行品名、数量及重量的智能比对。2022年3月呼和浩特海关官员在科技日报中介绍:“分析近年的查发情况,奶制品、肉制品以及新鲜蔬果等是关区各陆路口岸较为常见的携带进境物品,呈现单次数量少、隐蔽性强、图像特征不明显等特点,对机检查验人员的综合分析研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算法不断迭代优化,智能审图快速精准识别能力持续提升,有效识别商品种类千余种。 感谢信中表示,2022年同方威视CT售后运维团队不仅圆满完成运维服务,还积极响应客户需求,针对呼和浩特海关口岸查缉特点,完成“植物种子”、“奶制品”的智能审图拦截算法研发并部署到现场,丰富了呼和浩特海关的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