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 | 同方威视:“安检+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2025-05-06
2025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本年度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目前,全球安检行业朝着“检测精准化、设备智能化、设计人性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安检防爆深度融合,已成为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行业需求从“看得见”“看得清”向“看得懂”进阶延伸,“安检+人工智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同方威视将人工智能、云计算、 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安检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客户打造互联互通的智能安检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和产业发展。 同方威视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在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围绕核心产品在全球拥有授权专利4100余件,其中国内发明授权专利约2000件,在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专利2100多件。在“安检+人工智能”领域,已在全球布局近百件发明专利,涵盖美国、欧洲、日本、印度、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6月,为了响应中国海关“加快推动海关智能审图、用机器代替人”的指示精神,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海关总署共同组成联合攻关组,开展海关机检设备智能审图实用化“双百日”联合攻关,专门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2019年,实现了机检设备智能审图的智能化核心技术和实用化应用成效的双突破。中国海关在全世界率先使用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来的智能审图技术,保证了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智能审图在准入安全和主要查验商品品种的识别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协助海关关员迅速提升口岸监管的把关能力。 2021年,同方威视 WEKNOW产品专利布局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首批10件优秀案例。同方威视围绕“人工智能+安检”的创新范式,基于 WEKNOW 产品的研发历程,同步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和保护工作,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挖掘和培育、海内外布局、知识产权维护等,在智慧安检领域,形成具有同方威视特色的知识产权布局,作为典型案例向人工智能行业推广。 2022年,同方威视凭借AI智能解决方案入选美国权威科技信息评论杂志APAC CIO Review “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十大供应商”。该解决方案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专业算法,可自动对机检图像进行快速分析,能够帮助客户快速、精确、有效地检测出爆炸物、毒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及各类违禁品,并能助力客户监控系统性能、预测故障,获得系统维护建议并有效减少设备宕机时间。 2024年10月22日晚,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安防之夜”颁证典礼上进行了“AI+安防”标杆案例现场颁奖,同方威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安检业务的融合与应用成功入选。该解决方案已在深圳地铁2号线、8号线、10号线和6号线支线、16号线等相继落地。 2024年11月,同方威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一揽子解决方案NucMind 1.0在世界海关组织主办的技术大会上首发。该系统具备税号分类、知识问答、风险分析、夹藏检测、商品信息推荐、禁限品检测、图像生成、多模态检索、图像描述、报关单比对等功能,可进行交互式对话。该解决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威胁目标识别、报关风险研判、商品归类分析、企业风险画像等,助力海关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促进贸易安全和便利化。 未来,同方威视将继续紧扣“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脉搏,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安检技术的融合创新。在守护全球安全防线的征程中,同方威视将不断拓展技术边界,完善知识产权布局,用智慧与担当书写安检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推动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化贡献更多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 | 创新故事:给航空集装箱做CT
2023-04-03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丰富的实践催生了众多重大成果、重要变革。自2022年7月起,科技日报开设“创新故事”栏目,讲述科技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再现重要成果诞生的过程,揭示重大变革破局的关键,记录其背后的奋斗和汗水、方法与精神。本期讲述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及其科研团队攻关静态CT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背后的故事。 当最后一个航空集装箱通过安检系统,测试结果出炉时,同方威视董事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陈志强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年3月中旬,中国民航局到深圳机场调研智慧民航建设,考察了全球首台民用航空集装箱CT(计算机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全流程测试情况。 这个安检设备领域的“新生”表现优异。 此前,受限于安检机条件,集装箱货物需先拆板成单件或单卡板,通过安检扫描后再装箱。航空集装箱CT安检系统打破传统模式,可对整板、整箱货物进行整体安检,大幅提升安检效率。 同时,与传统X射线扫描系统相比,无论穿透能力、判图功能,还是扫描速度,该系统均大幅领先。 这一系统的核心正是同方威视十年磨一剑的静态CT技术。它的成功应用,表明我国实现了静态CT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故事要从一项惊险获胜的知识产权诉讼说起。 时间回到2011年,同方威视和陈志强面临一个艰难抉择。 那一年,同方威视的发明专利“一种货物安全检查系统”在美国被启动抵触程序。同方威视的对手是英国内政部所属研究团队,该团队围绕静态CT核心技术提交了一件内容基本相同的专利申请。谁赢了,谁就拥有这项专利。 彼时,各国都在发力静态CT核心技术研发。众所周知,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技成就之一,在医院做过CT的人都体验过这一技术。 传统的螺旋CT成像技术通过滑环的旋转,从各个角度对物体进行射线扫描,获取透射信息。滑环旋转越快,成像速度越快,成像越清晰。但滑环旋转的速度有极限,而且对大尺寸物体的检测有局限。 同时,医疗、安检、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对成像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开发不依赖滑环的成像模式,即静态CT,成为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梦想。 谁能率先取得突破,谁就会引领下一代安检产品市场。 正因此,在这次与全球CT技术顶尖科研团队的正面较量中,同方威视迎难而上。 英国团队通过律师向同方威视发了和解函,要求该专利在美国和英国的专利属于英国内政部,其他国家的专利可以与同方威视共享。 但同方威视管理层的态度很坚决:“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这是我们团队的成果,不能轻易放弃知识产权。” 他们有背水一战的底气。 早在2006年,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合作提出一种不依赖滑环的新型货物安全检查CT成像技术,攻克了大型物体无法快速实时CT成像的世界性难题。此次被启动抵触程序的正是基于该技术的专利。 通过艰辛的证据收集,同方威视在研发人员日志中找到了有利证据。经裁定,同方威视的优先权早于英国内政部科研团队37天,最终维权成功。 这是中国专利权人在美被启动抵触程序胜诉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这个核心专利,是静态CT成像算法和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理论基础。 专利在手的同方威视随后在静态CT研发领域不断开疆拓土。 完全静止的CT设备,在全世界都无可借鉴的经验,研发团队只能边干边摸索。2014年,陈志强带领团队开始着手搭建第一台原理样机。 这台样机参考了滑环样机原理。经过反复论证实验,研究团队发现此路不通。 一时间,研发团队被灰心失望的阴云笼罩。几年通宵达旦的努力都白费了吗?研发的正确方向到底在哪里? “努力当然没有白费,至少证明这条路走不通。”陈志强坚定鼓励大家,“我们必须完全摒弃滑环思路。” 研发团队重整旗鼓,分析成像系统最前沿的技术,比较甄别筛选不同技术路线,不断修正研究方案。 终于,同方威视携手新鸿电子公司成功研发出国际首个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 这一全新的光源技术不仅为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工业无损检测、医学放射诊疗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掌握这一全新的X射线源技术的国家。 扫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更低,扫描图像更清晰……另辟蹊径的新型X射线源技术,极大拓展了CT应用空间,将为民航、海关、物流等行业领域安检防爆和查毒缉私等提供高速、精准、安全的查验装备,更好护卫人民健康。 颠覆式的技术路线,是一种“弯道换车”的思路。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但实现产业化还要过重重难关。 光源作为核心器件,其技术的自主掌控和国产化至关重要。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源的生产物料严重依赖进口,生产一支光源模块的成本一度接近1000万元,甚至高出安检CT设备的成本,国产化研发攻关成为该项技术是否能落地产生商业价值的关键。 此外,静态CT的核心部件碳纳米管很细,极易受到打火等损伤,寿命很短,学术界认为并不适合安检。 “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否则前期努力都白费。”同方威视静态CT研发团队的技术专家张丽教授绝不轻言放弃。 经过不断论证、调整、优化……在烧坏无数块碳纳米管阴极组件之后,研发团队逐个攻克几十项技术难题,找到适合制备性能稳定、长寿命碳纳米管阴极的独有工艺方法。 在国内找不到有这方面加工经验的企业,研发团队结合国情,重新设计,大胆创新,静态CT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唐华平博士带着自己设计的结构和工艺方法,长期驻扎在外协厂家指导研发试制和生产。 他们研制出的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源稳定工作流强比国内外同行提高了10倍,在国内外率先实现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的产品化,实现特种材料和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核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坚定推动核技术应用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保持在安检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陈志强坚定地说。
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2023-03-30
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经初评、终评,遴选公示多个环节,清华大学、同方威视和新鸿电子共同研制的“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2021年,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共同研制成功世界首套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系统。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研发团队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完成了静态CT的成像物理及模式的研究,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使得系统通道尺寸更大、通过率更高。 随后,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基于碳纳米管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同方威视研发的“世界首套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静态CT安检系统”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的“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同年,“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和“安检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分别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银奖。 目前,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已通过中国民航和欧盟ECAC标准认证,并在民航、海关等查验现场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检查效率,在大件行李物品、高速精准查验方面具有突出的成效。
同方威视携18项创新成果亮相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2023-03-28
3月23日至25日,以“创新领航 智连世界”为主题的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方威视携满足旅检、行检、货检、飞行区安防等业务场景需求的18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亮相,其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机场安检云中心首次亮相。 当前,同方威视顺应新时代民航发展趋势,积极践行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民航安检科技创新力度,助力全方位建设民航强国。展会期间,中国民航局、航科院、各机场集团、机场建设集团等单位领导莅临同方威视展位。 此次参展,同方威视展示的旅客及随身行李安检解决方案,融合了楼前防爆测温验证系统、手提行李CT安全检查系统、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等先进产品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违禁品检出率,减少对旅客的打扰,缩短排队等待时间,节省人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客的服务体验以及安检效率和质量。针对民航货物安检场景,同方威视展示了能够对航空集装器进行360度整体扫描的航空箱CT安检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对集装板箱进行整板整箱一次过检,在增加安全裕度的同时,大幅提升货物安检效率,为货运安保流程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同方威视首次对外展示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机场安检云平台,平台以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算力为基础,具备CT远程集中判图、设备在线运维诊断、安检员在线培训、图像AI智能识别等功能,能够保障大型枢纽机场安检业务的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提升安检全流程信息汇聚能力,在保证安检查验效果的同时提升安检效率。目前,智慧机场安检云平台已落户成都天府机场,已为数千万旅客提供智慧高效的安检服务。 本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导,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联合主办。参展单位包括民航局直属单位、国内机场、航空公司、民航服务保障企业,以及高校、中国商飞等近100家单位,展览规模超过往届。同方威视在本次科教展中以安检新技术为交流核心,全面参与行业未来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民航安检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2023-03-23
2023年3月14日-18日,世界知名牙科展览会——德国科隆牙科展览会(International Dental Show简称:IDS)在德国科隆盛大开展。来自58个国家的2000多家参展商以及来自148个国家的118000多名专业观众汇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会。 此次展会,朗视仪器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朗视先进的口腔CBCT、耳鼻喉CBCT及隐形正畸产品和软件,用实力演绎“中国智造”,用创新彰显“品质不凡”。 在朗视仪器展位,我们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牙医朋友。通过“零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大家热情友好地交流着产品和服务。 朗视产品“颜值”与“科技”兼具,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的加持,令参观者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朗视仪器正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融入牙科产业,用创新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品质实力和品牌形象。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2023-03-23
2023年3月14日-18日,世界知名牙科展览会——德国科隆牙科展览会(International Dental Show简称:IDS)在德国科隆盛大开展。来自58个国家的2000多家参展商以及来自148个国家的118000多名专业观众汇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会。 此次展会,朗视仪器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朗视先进的口腔CBCT、耳鼻喉CBCT及隐形正畸产品和软件,用实力演绎“中国智造”,用创新彰显“品质不凡”。 在朗视仪器展位,我们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牙医朋友。通过“零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大家热情友好地交流着产品和服务。 朗视产品“颜值”与“科技”兼具,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的加持,令参观者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朗视仪器正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融入牙科产业,用创新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品质实力和品牌形象。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 | 创新故事:给航空集装箱做CT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 | 创新故事:给航空集装箱做CT
2023-04-03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丰富的实践催生了众多重大成果、重要变革。自2022年7月起,科技日报开设“创新故事”栏目,讲述科技创新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再现重要成果诞生的过程,揭示重大变革破局的关键,记录其背后的奋斗和汗水、方法与精神。本期讲述同方威视董事长陈志强及其科研团队攻关静态CT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背后的故事。 当最后一个航空集装箱通过安检系统,测试结果出炉时,同方威视董事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所长陈志强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 今年3月中旬,中国民航局到深圳机场调研智慧民航建设,考察了全球首台民用航空集装箱CT(计算机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全流程测试情况。 这个安检设备领域的“新生”表现优异。 此前,受限于安检机条件,集装箱货物需先拆板成单件或单卡板,通过安检扫描后再装箱。航空集装箱CT安检系统打破传统模式,可对整板、整箱货物进行整体安检,大幅提升安检效率。 同时,与传统X射线扫描系统相比,无论穿透能力、判图功能,还是扫描速度,该系统均大幅领先。 这一系统的核心正是同方威视十年磨一剑的静态CT技术。它的成功应用,表明我国实现了静态CT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故事要从一项惊险获胜的知识产权诉讼说起。 时间回到2011年,同方威视和陈志强面临一个艰难抉择。 那一年,同方威视的发明专利“一种货物安全检查系统”在美国被启动抵触程序。同方威视的对手是英国内政部所属研究团队,该团队围绕静态CT核心技术提交了一件内容基本相同的专利申请。谁赢了,谁就拥有这项专利。 彼时,各国都在发力静态CT核心技术研发。众所周知,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CT)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技成就之一,在医院做过CT的人都体验过这一技术。 传统的螺旋CT成像技术通过滑环的旋转,从各个角度对物体进行射线扫描,获取透射信息。滑环旋转越快,成像速度越快,成像越清晰。但滑环旋转的速度有极限,而且对大尺寸物体的检测有局限。 同时,医疗、安检、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对成像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开发不依赖滑环的成像模式,即静态CT,成为全球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梦想。 谁能率先取得突破,谁就会引领下一代安检产品市场。 正因此,在这次与全球CT技术顶尖科研团队的正面较量中,同方威视迎难而上。 英国团队通过律师向同方威视发了和解函,要求该专利在美国和英国的专利属于英国内政部,其他国家的专利可以与同方威视共享。 但同方威视管理层的态度很坚决:“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官司,这是我们团队的成果,不能轻易放弃知识产权。” 他们有背水一战的底气。 早在2006年,同方威视与清华大学合作提出一种不依赖滑环的新型货物安全检查CT成像技术,攻克了大型物体无法快速实时CT成像的世界性难题。此次被启动抵触程序的正是基于该技术的专利。 通过艰辛的证据收集,同方威视在研发人员日志中找到了有利证据。经裁定,同方威视的优先权早于英国内政部科研团队37天,最终维权成功。 这是中国专利权人在美被启动抵触程序胜诉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这个核心专利,是静态CT成像算法和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理论基础。 专利在手的同方威视随后在静态CT研发领域不断开疆拓土。 完全静止的CT设备,在全世界都无可借鉴的经验,研发团队只能边干边摸索。2014年,陈志强带领团队开始着手搭建第一台原理样机。 这台样机参考了滑环样机原理。经过反复论证实验,研究团队发现此路不通。 一时间,研发团队被灰心失望的阴云笼罩。几年通宵达旦的努力都白费了吗?研发的正确方向到底在哪里? “努力当然没有白费,至少证明这条路走不通。”陈志强坚定鼓励大家,“我们必须完全摒弃滑环思路。” 研发团队重整旗鼓,分析成像系统最前沿的技术,比较甄别筛选不同技术路线,不断修正研究方案。 终于,同方威视携手新鸿电子公司成功研发出国际首个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 这一全新的光源技术不仅为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工业无损检测、医学放射诊疗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掌握这一全新的X射线源技术的国家。 扫描速度更快、辐射剂量更低,扫描图像更清晰……另辟蹊径的新型X射线源技术,极大拓展了CT应用空间,将为民航、海关、物流等行业领域安检防爆和查毒缉私等提供高速、精准、安全的查验装备,更好护卫人民健康。 颠覆式的技术路线,是一种“弯道换车”的思路。技术上的突破实现了,但实现产业化还要过重重难关。 光源作为核心器件,其技术的自主掌控和国产化至关重要。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源的生产物料严重依赖进口,生产一支光源模块的成本一度接近1000万元,甚至高出安检CT设备的成本,国产化研发攻关成为该项技术是否能落地产生商业价值的关键。 此外,静态CT的核心部件碳纳米管很细,极易受到打火等损伤,寿命很短,学术界认为并不适合安检。 “我们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否则前期努力都白费。”同方威视静态CT研发团队的技术专家张丽教授绝不轻言放弃。 经过不断论证、调整、优化……在烧坏无数块碳纳米管阴极组件之后,研发团队逐个攻克几十项技术难题,找到适合制备性能稳定、长寿命碳纳米管阴极的独有工艺方法。 在国内找不到有这方面加工经验的企业,研发团队结合国情,重新设计,大胆创新,静态CT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唐华平博士带着自己设计的结构和工艺方法,长期驻扎在外协厂家指导研发试制和生产。 他们研制出的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源稳定工作流强比国内外同行提高了10倍,在国内外率先实现碳纳米管冷阴极X射线管的产品化,实现特种材料和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大幅降低成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核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坚定推动核技术应用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保持在安检领域的领先优势,同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陈志强坚定地说。
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2023-03-30
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中国科协正式发布了2022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经初评、终评,遴选公示多个环节,清华大学、同方威视和新鸿电子共同研制的“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入选“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2021年,清华大学和同方威视共同研制成功世界首套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系统。针对海关、民航、物流等行业安全检查的高速精准需求,研发团队基于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完成了静态CT的成像物理及模式的研究,提出独特的分布式光源扫描成像方案,研发出创新的图像重建、物质识别和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术,使得系统通道尺寸更大、通过率更高。 随后,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价小组对“基于碳纳米管分布式X射线源的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与会专家认为该项目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2年,同方威视研发的“世界首套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静态CT安检系统”入选国家原子能机构发布的“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同年,“碳纳米管冷阴极分布式X射线源”和“安检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分别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银奖。 目前,同方威视静态CT智能查验系统已通过中国民航和欧盟ECAC标准认证,并在民航、海关等查验现场投入使用,显著提升了检查效率,在大件行李物品、高速精准查验方面具有突出的成效。
同方威视携18项创新成果亮相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同方威视携18项创新成果亮相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
2023-03-28
3月23日至25日,以“创新领航 智连世界”为主题的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全球领先的安检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方威视携满足旅检、行检、货检、飞行区安防等业务场景需求的18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亮相,其中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机场安检云中心首次亮相。 当前,同方威视顺应新时代民航发展趋势,积极践行安全高效、绿色环保、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的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发展理念,不断加强民航安检科技创新力度,助力全方位建设民航强国。展会期间,中国民航局、航科院、各机场集团、机场建设集团等单位领导莅临同方威视展位。 此次参展,同方威视展示的旅客及随身行李安检解决方案,融合了楼前防爆测温验证系统、手提行李CT安全检查系统、毫米波人体安检仪、太赫兹人体安检设备等先进产品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违禁品检出率,减少对旅客的打扰,缩短排队等待时间,节省人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旅客的服务体验以及安检效率和质量。针对民航货物安检场景,同方威视展示了能够对航空集装器进行360度整体扫描的航空箱CT安检设备,该设备能够实现对集装板箱进行整板整箱一次过检,在增加安全裕度的同时,大幅提升货物安检效率,为货运安保流程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同方威视首次对外展示了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的智慧机场安检云平台,平台以高性能安全可靠的算力为基础,具备CT远程集中判图、设备在线运维诊断、安检员在线培训、图像AI智能识别等功能,能够保障大型枢纽机场安检业务的稳定有序和高效运行,提升安检全流程信息汇聚能力,在保证安检查验效果的同时提升安检效率。目前,智慧机场安检云平台已落户成都天府机场,已为数千万旅客提供智慧高效的安检服务。 本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指导,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联合主办。参展单位包括民航局直属单位、国内机场、航空公司、民航服务保障企业,以及高校、中国商飞等近100家单位,展览规模超过往届。同方威视在本次科教展中以安检新技术为交流核心,全面参与行业未来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民航安检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2023-03-23
2023年3月14日-18日,世界知名牙科展览会——德国科隆牙科展览会(International Dental Show简称:IDS)在德国科隆盛大开展。来自58个国家的2000多家参展商以及来自148个国家的118000多名专业观众汇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会。 此次展会,朗视仪器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朗视先进的口腔CBCT、耳鼻喉CBCT及隐形正畸产品和软件,用实力演绎“中国智造”,用创新彰显“品质不凡”。 在朗视仪器展位,我们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牙医朋友。通过“零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大家热情友好地交流着产品和服务。 朗视产品“颜值”与“科技”兼具,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的加持,令参观者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朗视仪器正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融入牙科产业,用创新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品质实力和品牌形象。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德国IDS牙科展 | 同方威视旗下朗视品牌闪耀国际舞台
2023-03-23
2023年3月14日-18日,世界知名牙科展览会——德国科隆牙科展览会(International Dental Show简称:IDS)在德国科隆盛大开展。来自58个国家的2000多家参展商以及来自148个国家的118000多名专业观众汇聚一堂,共襄行业盛会。 此次展会,朗视仪器向世界观众展示了朗视先进的口腔CBCT、耳鼻喉CBCT及隐形正畸产品和软件,用实力演绎“中国智造”,用创新彰显“品质不凡”。 在朗视仪器展位,我们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牙医朋友。通过“零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大家热情友好地交流着产品和服务。 朗视产品“颜值”与“科技”兼具,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的加持,令参观者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朗视仪器正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融入牙科产业,用创新助力“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服务全球,向世界展示中国企业的品质实力和品牌形象。